亚洲日本精品第一区|日韩aa视频在线观看|天天看片国产区|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在线观看

<dl id="nbday"><source id="nbday"></source></dl>
    <delect id="nbday"></delect>
    <dl id="nbday"><ins id="nbday"><span id="nbday"></span></ins></dl>

      1. <delect id="nbday"><pre id="nbday"></pre></delect>

        1. <optgroup id="nbday"></optgroup>
          | 加入收藏夾 | 返回寧波網首頁 | 博客 | 論壇 | 時尚 | 娛樂 | 影院 | 電視 | 音樂 | 健康 | 汽車 | 旅游
          對 話 BO播報 三江時評 網友播報 網上調查 網友貼圖 論壇精貼 點擊排行 網上電視 外媒看寧波 圖 片 
  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 :首頁 > 新聞中心專題 > 專題稿件 正文
          關于盡快調整資源稅政策、促進資源節(jié)約的提案
          http://cf797.com  中國寧波網   03月01日 16:27
          關注百姓 關愛生活  中國寧波網新聞熱線:27802780  重要報料本網付酬 浙江網通熱線支持

            主題詞:資源稅收

            案由:關于節(jié)能、降耗、增效的建議案

            內容:

            我國是人均資源極度缺乏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比較脆弱的發(fā)展中國家。2007年《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》白皮書指出,我國煤炭和水力資源人均擁有量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%;石油、天然氣人均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五分之一左右。因改革初期過度重視經濟的快速發(fā)展,付出了很大的資源環(huán)境代價,能源和礦產資源被大量消耗,產生了環(huán)境污染問題。針對這種情況,“十一五”規(guī)劃提出“建設資源節(jié)約型、環(huán)境友好型社會”目標,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7年兩會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“要綜合運用各種手段,特別是價格、稅收等經濟手段,促進節(jié)約使用和合理利用資源”,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于2004年后也6次上調資源稅。這些措施使得我國推進經濟發(fā)展方式的轉變取得了積極進展,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。但是總體上看,我們國家的發(fā)展方式還基本上是屬于粗放型的,資源消耗高、污染嚴重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轉變。在運用產業(yè)、財政、土地、價格政策等多方面手段調節(jié)的同時,應進一步發(fā)揮稅收政策的作用予以綜合治理,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調整資源稅。

            一、現(xiàn)狀和問題

            資源稅對在我國境內從事礦產品開采和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征收,體現(xiàn)的是資源國有、任何人都需有償開發(fā)和使用的原則。該稅種在我國于1984年開征,1986年和1994年進行了改革。但我國資源稅長期存在著一個突出問題,即稅負過低,直接導致我國本來就稀缺的資源被浪費,環(huán)境也受到很大的破壞。

            (一)低價使用的礦產回采率低,資源被嚴重浪費。

            由于資源稅稅負較低,使得礦產資源開采方式粗放、浪費嚴重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自建國以來至2003年,中國累計產煤約350億噸,煤炭資源消耗量超過1000億噸;以油田為例,國際上油田回采率平均為60%以上,而陜北一些油井的回采率只有10%。

            (二)廉價資源使用帶來企業(yè)成本的外部化和社會化,導致對環(huán)境和生態(tài)的嚴重破壞。近年來,礦產資源開發(fā)造成的環(huán)境污染與生態(tài)破壞日益嚴重。資源稅偏低,導致礦業(yè)開采行業(yè)進入門檻低,而部分小企業(yè)開采過程中不重視環(huán)境保護,對礦山及其周圍環(huán)境造成污染甚至誘發(fā)多種地質災害。國家統(tǒng)計局統(tǒng)計,2006年環(huán)境污染和生態(tài)破壞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,相當于我國財政收入的9%左右。

            (三)資源稀缺的利益被低價對外轉移。對我國在海外上市的石油等資源性企業(yè)而言,資源稅過低等于給境外投資者巨大的隱性補償,海外投資者從我國油企上市中分享我國廉價的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益,而資源所在地民眾卻無法得到相應的補償。

            (四)影響資源賦存地區(qū)的利益補償。我國主要的能源礦產等資源消費地集中在東南沿海經濟發(fā)達地區(qū),但能源礦產等資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(qū),資源賦存與資源消費地域存在明顯差別。通過適當提高資源稅的方式,能將使用資源的東部發(fā)達地區(qū)的部分收入轉移到資源豐富,但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(qū),以縮小東西部地區(qū)差距。

            二、相關建議

            為盡快建立有效的資源節(jié)約和生態(tài)補償方面稅收機制,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調整資源稅:

            (一)擴大資源稅征稅范圍

            我國1984年推出資源稅的時候,只對原油、天然氣、煤炭、鐵礦石征收,其他礦產品暫緩征收資源稅。1994年稅制改革時,擴大了礦產資源的征稅范圍,但對其他非金屬礦原礦征收范圍仍然有限,約有百種以上的非金屬礦原礦未納入征稅范圍;此外,征稅范圍也未包括我國較為匱乏的水資源。資源稅征收范圍過窄,導致那些沒有征稅的資源浪費嚴重,同時也造成了市場不公。資源稅改革,應該適當考慮擴大征稅范圍,比如部分非金屬礦原礦和我國稀缺的水資源,以使資源的稀缺性特點得到充分體現(xiàn)。

            (二)改變征稅方式

            資源稅的征稅方式應從從量定額(按銷售數(shù)量征收定額稅)向從價定率(按銷售額征收定率稅)方式轉變,以實現(xiàn)差別計稅、分檔調節(jié),體現(xiàn)勘探、環(huán)境污染、生產安全等長期的可持續(xù)成本。過去按照從量定額的方式征稅,實際就是按企業(yè)生產實物產品數(shù)量征收,沒有考慮企業(yè)在生產過程中的浪費和對環(huán)境的破壞成本,以及價格變動因素。建議改為從價征收,初期可按照銷售收入定率計征,待對資源儲量等技術指標管理完善后,應實現(xiàn)按資源可采儲量征收,將稅率與資源回采率和環(huán)境保護等掛鉤,促進企業(yè)合理開發(fā)利用礦產資源,達到降耗、減排、增效的目的。

            (三)提高資源稅稅負

            我國資源稅的單位稅額和總體稅負偏低,而國內資源類產品價格已基本與反映長期成本的國際市場價格接軌,產品超額利潤大部被生產企業(yè)賺取。中國的上市公司中,許多資源類企業(yè)的收益水平都處于前列,國際原油價格飆升帶來的溢價在國家和企業(yè)間分配嚴重失衡。因此,有必要適當逐步提高資源稅稅負,有效發(fā)揮稅收調節(jié)作用。

            提案人:劉克崮

          稿源: 人民網  編輯: 賴小惠
          相關報道
          [ [發(fā)表評論] | 我要投搞 | 進入論壇 | 發(fā)給好友 | 打印該頁 | 后退 | 關閉窗口 ] 
          專題 分類
          寧 波 熱 點 國 內 聚 焦
          國 際 縱 橫 年 度 專 題
          社 會 熱 點 文 化 教 育
          綜 藝 娛 樂 體 育 天 地
          實 用 寶 典 科 技 財 經
          最新 專題
          美國發(fā)射導彈打衛(wèi)星
          1月經濟運行數(shù)據(jù)公布
          恒源祥惡俗廣告遭炮轟
          微軟446億美元洽購雅虎
          歡歡喜喜過大年
          進入更多專題
          聯(lián)系方式
          新聞熱線
          0574-27802780 87685148
          熱線傳真
          0574-27802780
          投稿郵箱
          edit@cnnb.com.cn
          報料郵箱
          news@cnnb.com.cn
          聯(lián)系地址
          寧波靈橋路768號中國寧波網
          郵政編碼 315040
        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(fā)函[2001]82號  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104076  浙ICP備05019274